
历史沉沉
年轮滚滚
在这块历经磨难的土地上
我们跟着党的脚步不断探寻发展道路
每一个历史的脚印都仿佛涅槃重生
给世人留下了丰硕的思想结晶和精神财富
7月1日是我们党的诞辰,在这个值得被深刻的日子,重重叠叠的红色记忆自然而然洒进我们的脑海。而这一站红色之旅我们选择了金坛茅山。
金坛茅山不仅自然风光优美,区域内有众多景区景点,还藏着很多红色历史痕迹。

这一次
我们便跟着党的指引
一起去金坛茅山寻访曾经激情燃烧的岁月吧
···
人 民 防 空 博 物 馆
防空洞是为了防备敌人空袭减少损害而挖掘的洞,多用于储备粮食或军需物资。
宝盛园的人民防空博物馆始占地500平方米,建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响应毛主席“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指示,防空洞长度100余米,丰富的陈列记录了防空洞所承载的特殊印记。
走进防空洞,你会感受到地下通道特有的凉湿感,墙壁上陈列了很多民族战争时期的真实画面,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中华人民的艰苦不易和民族辉煌的不易。
知 青 客 栈
2008年,老知青辛长宝先生一眼就选中了宝盛园,金坛茅山二茅峰脚下的这片土地,作为茅山知青的知青点之一。
山上的松涛竹林无一不印刻着茅山知青的痕迹!因此,辛长宝先生决定在原知青点基础上建立知青博物馆,纪念曾经在此挥洒过青春的人们。
金坛茅山脚下,宝盛园内,《知青客栈》,红砖瓦房,水泥台阶,质朴简单,将那个年代特有的建筑风格展现的淋漓尽致,有着历史的积淀,背后孕育着火红年代的真实故事。
这里真实还原了知青生活的地方,所有的陈设保持了当年的模样,“激情燃烧的岁月”,“革命青年志在四方,扎根农村扎根边疆”的标语牌,让我们回味当年知青们励志于在农村踏实苦干的精神,牵动了多少人的情思。
屋内那些具有时代记忆的物品,水壶,收音机,搪瓷水杯,知青服装的设置,让人感悟颇深。“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的标语牌,让我们回味当年知青们,励志于在农村踏实苦干的精神。
知 青 之 家
从1968年代开始一直到1978年代末期,一群年轻的知识分子,自愿从城市去到农村和农垦兵团务农或建设保卫边疆。
而应运而生的《知青之家》,也成为很多人回忆往昔,共聚一堂的好去处。
一进门,接待台穿绿军装的姑娘,一下子把记忆拉回了那个年代。
走进客房便可以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年代感,墙上挂着鼓励知青上山下乡的画报,桌上摆着老式收音机,使用的面盆及喝水的瓷缸上均有知青年代独有的大红花或毛主席的头像,靠垫或床单的布料也均为小碎花图案的。
时代的烙印影响着一代人的一生,作为后辈望见此处的别样风情,似乎稍有不解。但经历过的人们总能从细节处回味当年的青春年少。
一个大喇叭、一版海报、一个搪瓷茶缸勾勒出得是一个回不去的厚重时光。
新 四 军 司 令 部 驻 地
乾元观茅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还是我国著名的六大抗日根据地之一。
1938年夏,陈毅奉命东进抗日,于乾元观松风阁设司令部,于宰相堂设政治处。1938年10月6日,日本鬼子得密报包围乾元观要捉拿陈毅,哪知陈毅已经转移,日军一怒之下将乾元观全部烧毁,并将庙里的12名道士全部杀害。解放后建房11间,归茅山林场看管。
承载着历史的沉重岁月,一座庄严的道观——金坛茅山乾元观便重新展示在大家面前。怀着对道教场所的敬仰和对革命先烈们的怀念,我们走进了这座江苏省唯一的坤道道观。
掩映在群山翠竹之间的乾元观,始于秦始皇时代,相传李明真人曾在此炼丹。观内众多的殿宇古朴中透着肃穆,就像一位历经沧桑的古稀老人,见证着历史的发展。站在这座古老的道观,依稀看见了当年陈毅元帅沉着冷静,指挥战斗的英姿。
新 四 军 指 挥 所 遗 址
在茅山元阳观边上有一金牛洞,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一个个神话故事,一个个美丽的传说在这里诞生。其独特的地貌特征,当年被陈毅元帅选中,作为新四军指挥所,在这里指导战役,开展游击战击打日寇,饱尝艰辛,留下了历史的痕迹。
身处大茅峰南陲金牛岭西坡半腰的密林翠竹之中。相传汉代时有人于洞内采金,曾掘得金牛一尊,此牛经丁角、上栏、下栏、奔牛等地而入东海,故得“金牛洞”之名。
洞口三个红色大字,充力遒劲,传为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手迹。《洞天福地·天地宫府图》载其为道教十大洞天之中的“第八洞天”,名“金坛华阳洞天”。此洞与茅山齐名,是茅山最负盛名的天然溶洞,历代均有文人骚客先后入洞游览并留有赞誉此洞的诗文墨宝。
金牛洞身处金牛洞公园内,公园内多清泉流溪,一条条从洞口飘出的溪流里柔美舒展的涟漪叮咚作响。如果在一个细雨霏霏的夜里,熄了灯,静静地听茅山道院里飘出的道教音乐,那遥远的故事就会如清新飘渺的山气扑面而来。
山坡上雨与树在欢喜地喁喁私语着,这时候,你甚至会产生幻觉,纷然的雨丝、尽情舞着的树叶正自由地翻飞着……让犹如重生了一遍的金牛向茅山带上它自由野性的呼吸,涌动着自由自在的年轻生命。
我们在这里一边追忆往昔峥嵘岁月,一边观赏这大自然奇景,感受生命的延绵不息。
当你了解一个景点的历史底蕴,了解它的故事以后,自然会觉得更有意义,像翻看一本历史书一样,穿越时光齿轮,真切的回到那个峥嵘岁月。
时至今日,那些故事并没有被岁月尘封,“红色旅游”建设的出现,成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长征。
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
看了藏在金坛茅山的这些红色景点,是不是激起了你的好奇心呢。
趁这个建党日,带着父母,爷爷奶奶一辈,一起实地探寻一下他们年轻时期的故事,听听他们的光辉岁月。
带着自己的孩子,给他们看看那些叫不出名字的老物件,体验一下老一辈的生活。
即便战争远去,但我们为美好生活而努力创造和奋斗的中国精神,永远值得传承。